典型案例展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2) 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 发布时间:2025-10-03
  • 浏览: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以来,全省法院认真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习法治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以推进生态恢复性司法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机制探索创新,为促进全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助力美丽山东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价值导向,建立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中心的损害救济制度。一是落实履行修复责任首度规则。统筹适用刑事制裁、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对生态环境侵权人首先判决其直接或以替代性方式修复生态环境,对于修复不能的判决承担修复费用。一年来,审结的160余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80%以上的案件判决先行修复,通过判决或调解确认当事人承担修复费用3300余万元。二是注重修复责任落实落地。正确把握和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综合考虑受损生态环境情况及案件实际,合理确定修复责任承担方式,确保判项得以履行。在一起因非法占用农用地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东营中院考虑到两被告土地修复、赔偿能力有限等实际情况,在调解协议中确认两被告通过分期交纳赔偿金和劳务代偿两种方式承担修复责任,并细化了劳务代偿中公益林养护的具体方案和监督措施,有效实现了土地修复。三是探索创新修复方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适用补植复绿、技改抵扣、产能置换、碳汇认购等修复责任承担方式,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在一起非法捕捞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青岛海事法院充分考虑江瑶贝的增殖放流技术并不成熟这一实际情况,判决侵权人以实现“海洋碳汇”的方式替代性修复受损的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既发挥了海洋高效的固碳能力,也开发了海洋负排放潜力,司法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聚焦协同共治,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府院联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力。一是同生态环境部门常态化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通过解答法律问题、讲授环境保护法律知识、解剖典型案例、解读裁判规则等方式,教育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一年来,共开展活动270余次,服务企业1200余家。2024年全国生态日之际,省法院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开展的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共同就电气、热电、水务等行业提出的10个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有力护航企业绿色发展。二是推动构建生态环境修复衔接联动机制,共同破解生态修复判项移送、执行及后续监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在审理一起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青岛中院借助建立的生态环境修复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在判决生效后将“生态环境修复判项”移送环境资源行政主管机关协助执行,多部门现场监督修复工作,修复耕地40余亩,新增耕地面积2.55亩,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刊载报道。三是健全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省法院与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签署《深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会商等内容,着力构建行刑衔接合作平台,形成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合力。

  探索完善“修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审判结果执行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建设。一是召开全省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工作现场会,实地观摩青岛耕地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就如何统筹各地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建设、发挥生态司法修复基地作用进行部署,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工作。二是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基地建设。威海法院以探索适用海洋碳汇为依托的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与修复基地,济宁法院以加强黄河跨区域司法保护为主题、联合河南濮阳法院设立的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临沂法院以矿产资源保护为目标的金刚石矿区司法保护修复基地等,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三是切实发挥司法修复基地功能。充分用好、管好生态环境修复基地,积极开展各类修复活动。一年来,全省法院积极开展各类修复活动,增殖放流鱼苗等1500余万尾,补植树木3万余株,土地修复310余亩,碳汇认购约20吨,有效发挥了修复基地的修复、教育、保护、治理等多重功能。

  原标题:《典型案例展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2)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联系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联系电话:

400-123-4567

服务热线:

13800000000

联系人 :

张生

E-mail :

admin@youweb.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400-123-4567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琼ICP备xxxxxxxx号